近10年考研政治:社會主義改造理論題目

最后更新時間:2013-04-27 11:55:01
輔導課程:暑期集訓 在線咨詢
復習緊張,焦頭爛額?逆風輕襲,來跨考秋季集訓營,幫你尋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1.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性質和特點

  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的基本結束和社會主義革命階段的開始。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國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過渡的時期。這一時期,我國社會的性質是新民主主義社會。新民主主義社會不是一個獨立的社會形態(tài),而是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轉變的過渡性的社會形態(tài)。

  (2006年多選題)27.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結束B.中國進入新民主主義社會

  C.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 D.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勝利

  答案:ABD

  新民主主義社會的經濟特點

  第一,經濟上,新民主主義的五種經濟成分: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合作社經濟、農民和手工業(yè)者的個體經濟、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和國家資本主義經濟。在新民主主義社會五種經濟成分中,有兩種經濟成分是向社會主義經濟過渡的形式。半社會主義性質的經濟的合作社經濟是個體經濟向社會主義集體經濟過渡的形式,國家資本主義經濟是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向社會主義國營經濟過渡的形式。新民主主義社會主要經濟成分有三種:社會主義經濟、個體經濟和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國營經濟居于領導地位;個體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占絕對優(yōu)勢。

  新民主主義社會是一個過渡性質的社會形態(tài),它從屬于社會主義體系,是近代中國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走向社會主義社會的中介和橋梁。

  (1997年多選理科卷)17.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新民主主義經濟成份有( )

  A.國營經濟 B.合作社經濟C公私合營經濟 D.個體經濟E.資本主義經濟

  答案:ABCDE

  新民主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

  新民主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1949年—1952年),主要矛盾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國各族人民與******殘余勢力之間的矛盾,主要任務是完成民主革命遺留的任務;隨著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逐步成為國內主要矛盾,主要任務是進行國家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建設的同時,對農業(yè)、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以解決當時國內主要矛盾,推動中國社會向前發(fā)展。

  (1999年辨析題理科卷)3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

  參考答案: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們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廣大人民群眾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反動派殘余之間的矛盾?!?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地主階級已被消滅,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資產階級作為一個階級已不復存在,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

  新民主主義社會的主要經濟成分是三種,即社會主義經濟、個體經濟和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其中的個體經濟是處于十字路口的經濟,它既可以被引導著走向社會主義,也可以自發(fā)地走向資本主義。這樣,三種基本的經濟成分及與之相應的三種基本的階級力量(工人階級、農民及其他小資產階級、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就集中地表現為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矛盾。

跨考考研課程

班型 定向班型 開班時間 高定班 標準班 課程介紹 咨詢
秋季集訓 沖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專業(yè)課1對1+專業(yè)課定向輔導+協(xié)議加強課程(高定班)+專屬規(guī)劃答疑(高定班)+精細化答疑+復試資源(高定班)+復試課包(高定班)+復試指導(高定班)+復試班主任1v1服務(高定班)+復試面授密訓(高定班)+復試1v1(高定班)
2023集訓暢學 非定向(政英班/數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協(xié)議班) 13800起 先行階在線課程+基礎階在線課程+強化階在線課程+真題階在線課程+沖刺階在線課程+專業(yè)課針對性一對一課程+班主任全程督學服務+全程規(guī)劃體系+全程測試體系+全程精細化答疑+擇校擇專業(yè)能力定位體系+全年關鍵環(huán)節(jié)指導體系+初試加強課+初試專屬服務+復試全科標準班服務

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跨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北京尚學碩博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含本網和跨考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跨考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跨考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再通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跨考網”,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后在兩周內速來電與跨考網聯系,電話: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