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跨考網公共課政治馬原正文

2020考研馬原考試必備考點之:意識與物質

最后更新時間:2019-09-05 16:10:27
輔導課程:暑期集訓 在線咨詢
復習緊張,焦頭爛額?逆風輕襲,來跨考秋季集訓營,幫你尋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時間飛逝,步入九月,2020考研也將開始倒計時。你復習的怎么樣了?政治的復習相較于其他科目要簡單一些,同學們要抓住重點,加強理解和分析,不能死記硬背。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2020考研考試必備考點之:意識與物質,希望能夠給考生的復習提供一定的幫助。

  一、意識對物質的依賴性和能動性【重要考點、??键c,可出各種題】

  (一)意識對物質的依賴性

  1. 意識的起源:

  (1) 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fā)展的產物。意識的產生經歷了三個決定性環(huán)節(jié),無機物的反應特性-->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應性--> 動物的感覺和心理-->人的意識。

  (2) 意識是社會的產物。勞動在意識產生中起了決定性作用:第一,它促進了意識的器官即人腦的形成;第二,它推動了意識的物質外殼即語言的產生。

  2. 意識的本質:

  (1) 從產生機制看,意識是人腦的機能和屬性,是人腦在第一信號系統(tǒng)和第二信號系統(tǒng)基礎上進行的精神活動。

  (2) 從反映內容看,意識是物質世界在人腦中的主觀映象。正如馬克思所說: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腦并在人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

  易錯提示

  (1)人腦是意識的器官,不是意識的源泉,也不是意識的產物。(2)任何意識都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錯誤的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歪曲反映。即使是荒誕的意識,在現(xiàn)實世界中也有其客觀原型。費爾巴哈說:鬼神的原型是人!

  知識延伸

  意識主觀性的表現(xiàn):(1)意識形式的主觀性;(2)對同一對象的意識存在個體差異(仁者見仁,智者見智);(3)對事物反映有近似性、虛幻性和創(chuàng)造性,但是意識的內容和造成意識主觀性的原因卻是客觀的。

  (4) 意識本質問題上的庸俗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前者否認意識形式的主觀性特征,把意識說成是

  人腦分泌的一種特殊物質;后者否認意識對物質的依賴性,把意識說成是純主觀的形式。

  (二)意識對物質的能動性

  1. 意識能動性是指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與作用。

  2. 意識能動性的主要表現(xiàn):第一,意識活動的目的性、計劃性;第二,意識活動的主觀創(chuàng)造性;第三意識活動指導實踐、改造客觀世界,這是意識能動性的突出表現(xiàn);意識活動對人體生理過程的調控作用。

  3. 意識能動性的實現(xiàn):第一,前提條件是尊重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正確處理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guī)律性的關系。第二,基本途徑是社會實踐。第三,還要借助一定物質手段和物質條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4. 人工智能是人的意識的模擬、物化和延長,不是本來意義上的智能,隨著科技發(fā)展,人世界的物質性和人的實踐活動工智能在某些方面會超越人的意識,但在總體上則不如人的意識。

  5. 意識與物質的關系上的基本觀點:第一,辯唯,既承認物質的決定性,又承認意識的能動性(既量力而行,又盡力而為)。第二,機械唯物主義,只承認物質的決定性,否定意識的能動性(無所作為)。第三,唯心主義,否認物質的決定性,夸大意識的能動性(為所欲為)。

  二、世界的統(tǒng)一性在于物質性。物質世界是多樣性的統(tǒng)一。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是唯物主義一元論的根本要求【易出選擇題、辨析題】

  (注:本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跨考考研課程

班型 定向班型 開班時間 高定班 標準班 課程介紹 咨詢
秋季集訓 沖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專業(yè)課1對1+專業(yè)課定向輔導+協(xié)議加強課程(高定班)+專屬規(guī)劃答疑(高定班)+精細化答疑+復試資源(高定班)+復試課包(高定班)+復試指導(高定班)+復試班主任1v1服務(高定班)+復試面授密訓(高定班)+復試1v1(高定班)
2023集訓暢學 非定向(政英班/數(shù)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協(xié)議班) 13800起 先行階在線課程+基礎階在線課程+強化階在線課程+真題階在線課程+沖刺階在線課程+專業(yè)課針對性一對一課程+班主任全程督學服務+全程規(guī)劃體系+全程測試體系+全程精細化答疑+擇校擇專業(yè)能力定位體系+全年關鍵環(huán)節(jié)指導體系+初試加強課+初試專屬服務+復試全科標準班服務

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跨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北京尚學碩博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含本網和跨考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跨考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跨考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再通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跨考網”,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后在兩周內速來電與跨考網聯(lián)系,電話: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