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跨考網公共課政治馬原正文

2020考研政治:如何輕松學好政治經濟學?

最后更新時間:2019-07-22 10:31:20
輔導課程:暑期集訓 在線咨詢
復習緊張,焦頭爛額?逆風輕襲,來跨考秋季集訓營,幫你尋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關于考研政治中,政治經濟學作為考研政治中馬克思主義原理三大部分之一,是整個考研政治學科中比較難以理解的部分,很難直接“死記硬背”下來。下面小編為考生總結了政治經濟學的4個概念,希望對大家的復習有所幫助,助同學們在考試中拔得頭籌。

  一、給生產力一個形象

  如果僅僅按照書面的概念理解生產力概念,不易進入政治經濟學概念的核心。因為,生產力這個概念是鏈接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中物質和意識的一個宏觀、抽象概念,這樣的概念對于沒有學習過哲學的考同學來說難以一下子接受。

  毛主席說過一句話:“物質可以變意識,意識可以變物質。”這句話在考研史上難住了許多人。這句話的前半段很好理解,“物質可以變意識”就是說:物質通過三個階段的發(fā)展,最終產生了擁有意識的人類這個物種。那么后半句“意識可以變物質”又作何解?這是通過實踐實現的。讓我們回憶實踐的定義:人主觀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這里我們需要注意,只要是實踐,就一定必須有人使用了自己的意識并主動地進行。

  主動地進行?怎么樣主動進行并變成了物質?看一看你身邊的桌子,同時想象旁邊放著制造桌子所需的原料——木頭、金屬、油漆等?,F在請你告訴我,這堆原料和這張桌子到底有什么區(qū)別?

  事實上,桌子的物質組成和它的原料完全相同,桌子僅僅是將原料按照一定規(guī)則組合起來的產物。那么,這樣物質完全相同的東西,又帶有完全不同的性質和價值,區(qū)別到底在哪?答案已經很明顯:在于組合的規(guī)則和順序。

  這個順序是由人的思維賦予物質的,也就是說,人們按照自己的想法給物質一個形態(tài),而這個形態(tài)就是人的意識停留在了物質上,意識創(chuàng)造了物質。這時有一些同學會有疑問,意識創(chuàng)造了物質的實體嗎?并沒有,意識創(chuàng)造了物質的形式,而形式也是物質的內容之一。

  那么實踐既然是將意識轉化為物質的途徑,那么具體它做了什么呢?它將自然界的物質轉化成你需要的形態(tài),比如樹木成為木材,木材成為桌子。全人類或某個社會的全部人的實踐生產能力的總和就叫做生產力。將生產力的概念形象化后,,生產力就變得容易學習了。

  二、用漢語解讀“自然界”和“社會”

  理解自然界和社會的概念,就要在這兩個對立的概念中找到不同點。既然對立,那么我們一旦確立一方的涵義,另一方的涵義就很明顯了。我們從較為簡單的“自然界”概念出發(fā)來尋找理解這兩部分概念的關鍵點。

  自然界,這個詞已經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不過,它僅僅是動物奔跑、植物生長的大森林、草原?不會這么簡單?;蛘呔褪堑厍?這樣和社會也同樣無法有效分別。既然這是一個我們熟悉的詞匯,我們就把它拆開,從漢語的角度分別看一看這三個字是什么意思。

  “自”這個字的意思比較簡單,就是“某事某物本身”。而“界”這個字則是某類事物全部的范圍的意思。關鍵在“然”,“然”字表示“……的樣子”。連起來,我們可以明白“自然界”這個詞,應該是“全部事物的自己的樣子”。即事物的本來面目——它們該是什么樣,就是什么樣。

  反過來說,社會就應該是不自然的東西。為什么社會里面的東西不自然呢?因為它們的樣子被改變了,改變它們樣子的就是人類,手段是通過生產實踐。人類通過生產實踐將自然界的東西變成我們需要的樣子,然后讓那些原本自然的石頭變成我們需要的寶石、鉆石,植物變成我們需要的木材和藥材,動物變成我們需要的食物,進入我們的生活。最初在原始社會中,我們所能改變的物質有限;但是通過這數百萬年的不斷積累和學習,人類已經可以將遠古人類想都無法想的自然界的一些部分變成我們社會的一部分。這就代表著人類的進步。

  從自然到社會的物質加工工作過程如下圖

  

1

  生產實踐是自然界轉變?yōu)樯鐣年P鍵環(huán)節(jié)。生產實踐實際上是:我們想到了自己需要一個什么樣的東西,然后在自然界中選取原料,進一步將這個原料變成了我們想要的那個樣子。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實際做的事情是將自己的意識,也就是我們想要的那個東西的一個想法植入到了物質之中;物質變成了我們想要的東西的時候,它就不僅僅是一個物質體了,而是按照我們的想法而存在的物質體。

  三、勞動力在體內,價值在體外

  我們有了上面的過程圖,對于宏觀上人類如何進行生產實踐就容易理解了。但是,上面的過程圖還缺少了一個部分。在生產實踐中一定要有執(zhí)行者,也就是一些人作為工人、手工藝人等存在,上面這幅圖才能夠成立。生產實踐是將人的意識變成物質放在物質之中的過程。這個過程中,誰來執(zhí)行,放進商品之中的意識就是誰的意識。我們就按照這個線索,尋找一下如何將勞動價值理論的兩個核心內容尋找出來。

  首先,勞動力的定義是“人的勞動能力,蘊藏在人之中腦力和體力的總和”。也許這么說更容易理解:勞動力,就是我們作為個人,能夠將意識變成物質的能力。如果是全人類的“勞動力”,那么就叫它生產力;而個別人,或者一個群體的“生產力”,我們就叫它勞動力。總的來說,“勞動”這個概念依然和我們最開始學習的,將意識變?yōu)槲镔|是相同的含義;而勞動力概念中的“力”與生產力之中的“力”一樣,是指“能力的大小”。

  這時,我們就可以輕松理解政治經濟學中最讓人頭疼的概念——價值。既然勞動力包括腦力和體力,仍然存留在人體之中;那么“價值”就可以被表述為不留在人身體之中的腦力和體力,它們通過勞動被消耗掉,同時駐留在物質中。再進一步說,我們前文用大篇幅探討的“變成了物質的意識”就叫做“價值”。

  勞動力和價值這一對概念聯系很緊密。勞動力是潛在的,還沒有真正變成價值的意識;而價值是已經付出勞動力,蘊藏在商品之中的意識。這樣,大綱中價值的定義也很好理解了:蘊含在商品之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

  首先,我們生產出來能夠進入社會的都叫做商品。我們生產過不能進入社會不能叫商品的東西嗎?有的,垃圾就是一種。在商品之中,肯定有我們在生產中附加在商品上的意識,而價值是對這部分意識的總結。這部分意識是通過勞動附加在商品之上的,同時,無論誰將自己的意識附加上去,我們都無法評出一個三六九等、誰的意識更好更對,所以它們必須是“無差別的人類勞動”。

  既然如此,我們可以進一步修改我們上面的人類構建社會的流程圖:

  

2

  四、“具體”“抽象”,都是勞動

  有了上面這個基礎的十字圖,那么我們就可以馬上著手記憶這一對易混淆的概念:勞動的二重性,商品的二因素。

  以這幅十字圖為基礎,我們可以迅速找到二重性的原因:只有生產實踐這里是兩個過程的交叉點。這個交叉讓生產實踐同時處于兩個獨立的過程中:橫向,是現實的、物質性的自然界中原料被生產成商品進入社會,成為人類世界的一部分的過程;縱向,則是我們抽象地將意識作為無差別的人類勞動的一種總體性概念來看待,通過勞動過程將意識附加在物質之中的過程我們可以在橫向上找到現實世界的所有東西:自然界、原料、生產、商品、社會,所以橫向過程是“具體勞動”。而縱向過程則是哲學思考的產物,我們找不到勞動力,只能找到擁有勞動力的人;我們找不到價值,只能找到擁有價值的商品;這幾個從人、商品中抽象出來的概念所組成的過程,我們叫做“抽象勞動”。這兩種勞動的不同,我們就叫做“勞動的二重性”。

  通過對以上四種概念辨析,我相信我們已經開始進入政治經濟學內部的學習了。政治經濟學本身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礎上,所以相較于馬克思主義哲學更加難以理解。不過,政治經濟學內部邏輯結構明顯,如果在學習中,能夠將領悟到的邏輯畫成圖,這樣學習效率將會更高。最后,告知各位讀者,以我上文提供的十字圖作為基礎和中心,可以將政治經濟學的全部知識都畫下來,利用大綱知識自己試一試吧!

  今天的總結歸納就到這里啦,希望大家能把考研政治知識點能好好的熟悉并記憶起來,祝大家2020考研都能取得不錯的成績~~

跨考考研課程

班型 定向班型 開班時間 高定班 標準班 課程介紹 咨詢
秋季集訓 沖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專業(yè)課1對1+專業(yè)課定向輔導+協(xié)議加強課程(高定班)+專屬規(guī)劃答疑(高定班)+精細化答疑+復試資源(高定班)+復試課包(高定班)+復試指導(高定班)+復試班主任1v1服務(高定班)+復試面授密訓(高定班)+復試1v1(高定班)
2023集訓暢學 非定向(政英班/數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協(xié)議班) 13800起 先行階在線課程+基礎階在線課程+強化階在線課程+真題階在線課程+沖刺階在線課程+專業(yè)課針對性一對一課程+班主任全程督學服務+全程規(guī)劃體系+全程測試體系+全程精細化答疑+擇校擇專業(yè)能力定位體系+全年關鍵環(huán)節(jié)指導體系+初試加強課+初試專屬服務+復試全科標準班服務

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跨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北京尚學碩博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含本網和跨考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跨考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跨考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再通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跨考網”,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后在兩周內速來電與跨考網聯系,電話: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