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跨考網考研專業(yè)課正文

2011教育學專業(yè)考研綜合測試題及答案二_跨考網

最后更新時間:2010-12-29 08:46:23
輔導課程:暑期集訓 在線咨詢
復習緊張,焦頭爛額?逆風輕襲,來跨考秋季集訓營,幫你尋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一、選擇題

1.確切可考的學校萌芽形式是( )

A.序和成均 B.成均和庠 C.序和庠 D.辟雍和成均

2.古代西方提出的"三藝"是辯證法、文法和( )

A.代數 B.天文 C.修辭 D.音樂

3.提出"化性起偽"的是( )

A.荀子 B.孟子 C.孔子 D.老子

4.在《勸學篇》中闡述"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思想的是( )

A.梁啟超 B.鄭觀應 C.容閎 D.張之洞

5.抗日戰(zhàn)爭時期,為保存國家教育實力,國民政府將一些著名大學西遷并進行合并.組成西南聯合大學的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

A,浙江大學 B.復旦大學 C.天津大學 D南開大學

6.下列不屬于北歐人文主義的代表人物是( )

A.伊拉斯漠 B.卡斯蒂格朗 C.莫爾 D.拉伯雷

7.《理想國》是( )的代表作。

A.柏拉圖 B.蘇格拉底 C.亞里士多德 D.昆體良

8.基佐法案是法國( )時期著名的教育法案。

A.大革命 B.七月王朝 C.第二共和 D.第二帝國

9. 20世紀20年代的“活教育”實驗,是由哪位教育家主持的?( )

A、黃炎培 B、晏陽初 C、梁漱溟 D、陳鶴琴

10.1821年美國( )市率先創(chuàng)辦公立中學。

A.波特蘭 B.波士頓 C.亞特蘭大 D.紐約

11.在教育工作中,應恰當把握兒童語言、思維、人格發(fā)展的關鍵期,積極促進兒童身心發(fā)展,這反映了人的身心發(fā)展具有( )

A.順序性 B.階段性 C.差異性 D.不平衡性

12.后現代主義課程論的代表是( )

A.多爾 B.泰勒 C.杜威 D.布拉梅爾德

13.心理起源說的代表人物是( )

A.勒圖爾諾 B. 沛西?能 C.孟祿 D.斯普朗格

14.教育要達到的預期效果,反映對教育在人的培養(yǎng)規(guī)格標準、努力方向和社會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這說的是( )

A.教學目的 B.教育目的 C.培養(yǎng)目標 D.教學目標

15.教學的內容、方法、分量和進度要適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是他們能夠接受的,但也要有一定的難度,需要經過努力才能掌握,以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這條原則是( )

A.因材施教原則 B.啟發(fā)性原則 C.鞏固性原則 D.量力性原則

16.( )把認知發(fā)展分為感知運動、前運算、具體運算、形式運算四個階段。

A. 桑代克 B.羅杰斯 C.維果斯基 D.皮亞杰

17.多元智力理論是( )提出的。

A.卡特爾 B.加德納 C.斯皮爾曼 D.斯騰伯格

18.以下不屬于行為主義倡導者的是( )

A. 桑代克 B.斯金納 C.巴甫洛夫 D.布魯納

19.教育研究中涉及到的變量有自變量、因變量和( )

A. 相關變量 B.他變量 C.無關變量 D.無(只有自變量和因變量)

20.下列哪一說法不正確?( )

A. 對調查對象的群體資料必須有明確的了解,這樣才能確定群體的基本單位;

B. 遺失被試的資料可能會造成取樣的偏差。

C. 訪問者及介紹人的被信任程度,可能使被試的反應失真,使調查資料產生較大誤差。

D. 訪談調查常常是個人之間進行的,樣本的代表性不會影響訪談調查的資料價值

二、簡答題

1.“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含義和實質是什么?試對它在教育領域的作用加以分析。

2.簡述赫爾巴特關于道德訓練的觀點。

3.簡述影響學習遷移的因素。

4.簡述教育實驗研究的效度。

5.簡述“教育先行”的理論依據。

三、論述題

1.十八世紀末德國的泛愛主義運動述評。

2.論述教育目的與教育價值的關系。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B 2、C 3、A 4、D 5、D 6、B 7、A 8、B 9、D 10、B 11、C 12、A 13、C 14、B 15、B 16、D 17、B 18、D 19、C 20、D

二、簡答題

1.“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含義和實質是什么?試對它在教育領域的作用加以分析。

答:(1)1898年,張之洞發(fā)表了《勸學篇》,它分內、外兩篇,內篇主要談“中學為體”,宗旨是“正人心”;外篇主要談“西學為用”,宗旨是“開風氣”。從而系統(tǒng)論述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觀點,奠定了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文教政策的基礎。(2)張之洞將西學作為一個整體予以認可,從而為西方近代科學技術和制度措施的系統(tǒng)引進開辟了道路,但中學與西學的地位仍是不平等的。中學是本體,是基礎,西學只能在不觸犯中學所代表的封建及倫理綱常的前提下適當引進并發(fā)揮作用。張之洞所主張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其本質就是如此。(3)中體西用的觀點既維護了封建統(tǒng)治的根本利益,又提供了適當變革、以解外憂內患的原則措施,因而得到清統(tǒng)治當局及社會政界和思想界多數人士的認同,成為近代新教育制度建立的政策基礎。

2.簡述赫爾巴特關于道德訓練的觀點

答:赫爾巴特認為,訓練是培養(yǎng)道德品質不可缺少的過程,依據赫爾巴特的看法,管理是造成學生遵守秩序的精神,保證教育教學的順利進行。教學是通過提供觀念塑造兒童的心靈,培養(yǎng)道德觀念。而訓練則直接在兒童情感上發(fā)生作用,使道德愿望變?yōu)樾袆?,道德力量更加持久、頑強和堅定。實施訓練應貫穿于整個教育、教學以及兒童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兒童善良的感情和道德行為習慣。

道德訓練的方法與兒童管理和教學有相似之處,但又有其特點。具體有:

(1)陶冶。所謂陶冶,即逐漸地對兒童的心靈和感情施加影響,而不是采取壓制手段。 (2)贊許和譴責。當兒童遵守行為規(guī)則時,教育者給予他應得的贊許,使之產生快樂的情感。赫爾巴特認為,這是“訓練的優(yōu)美藝術”,應多加運用。相反,當兒童不聽訓話時,則要進行譴責。(3)良好的健康狀況,能使訓練產生充分的效果,而在“健康不良的情形下,就不能有什么訓練”。此外,教師的人格對訓練也具有重大意義。赫爾巴特要求教師在實施訓練時,要態(tài)度冷靜,諄諄善誘,氣氛愉快,從而影響學生形成善良的性格。

3.簡述影響學習遷移的因素。

答:⑴客觀因素:①學習材料的性質。兩種學習材料具有相同或相似成分,有利于遷移;學習材料具有良好組織結構,有利于遷移的發(fā)生。②學習情境的相似也有利于遷移。如學習的場所、環(huán)境的布置等方面的相似,有利于學生利用有關線索促進遷移的發(fā)生。③教師的指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發(fā)現不同知識之間或情境之間的共同點,啟發(fā)學生進行概括,指導學生運用已學到的原理、知識去解決具體問題,要求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舉一反三,這都有利于促進積極遷移的產生。

⑵主觀因素:主觀因素主要是指學生的心理特征和狀態(tài)等方面的因素。①學生的智力水平。智力水平較高的學生遷移能力較強。②學生的認知結構的數量和質量。已有知識經驗的準確性、穩(wěn)定性、豐富性和組織性等,會直接影響到學生面對新知識、新情境時對已有知識提取的速度和準確性,從而影響到遷移的發(fā)生。③學生學習的心理定勢。定勢即學生從事學習活動的一種心理準備狀態(tài),它對學習有一種定向的作用。定勢有助于遷移的發(fā)生,但它所促成的遷移可能是積極遷移,也可能是消極遷移。

4.簡述教育實驗研究的效度。

答:教育實驗研究的效度即一項實驗所能解釋的教育本質規(guī)律的有效程度,是實驗的結果對實驗對象解釋的充足程度。

(一)教育實驗研究的內在效度

教育實驗研究的內在效度是指實驗者所操縱的實驗變量對因變量所造成的影響的程度。實驗內在效度的高低,取決于無關變量控制的程度。無關變量控制的越好,實驗結果就能更大程度上解釋為是由實驗處理所得。反之,控制越差,實驗結果受無關變量的影響的可能性越大,實驗結果越不好解釋。由此可見,內在效度是實驗研究有效性的基本條件。

(二)教育實驗研究的外在效度

外在效度是指實驗結果的概括性和代表性,即實驗結果的可推廣度??藏悹柡退固估J為,影響外在效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個:

(1)測驗與處理的交互作用效應。表現為測驗的敏感性,即前測提高了被試對后測的敏感性,或者前測干擾了實驗處理的作用。

(2)抽樣偏差與實驗處理的交互作用效應。由于抽樣偏差導致樣本沒有代表性,如在普通學校進行實驗的結果,不能推廣到特殊教育學校去。

(3)實驗安排的反作用效果(即霍桑效應)。指實驗情景對被試的影響,包括實驗者本身的個性特征、動機、情緒等。被試在被觀察時所表現出來的行為與自然情境中會有很大的差別。因此,實驗結論常不能適用于日常教育情境,這就是“霍桑效應”。

(4)多重實驗處理的干擾。如果某實驗組重復接受兩項或兩項以上的實驗處理時,后一實驗處理將會受到前一實驗處理的干擾,產生練習效應或疲勞效應。

5.簡述“教育先行”的理論依據。

答:現代教育的一個基本特征就是其社會地位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質變,即變成了先行者?!秾W會生存》這個報告說:“多少世紀以來,特別是在發(fā)動產業(yè)革命的歐洲國家,教育的發(fā)展一般是在經濟增長之后發(fā)生的。現在,教育在全世界的發(fā)展正傾向先于經濟的發(fā)展。這在人類歷史上大概還是第一次。這種傾向首先大膽和成功地出現在諸如日本、蘇聯和美國這些國家。”《學會關心》這個報告也說:“過去,全世界的教育制度總是成為各種趨勢的追隨者,而不是這些趨勢的創(chuàng)造者?,F在,教育應當領先于變革,而不只是對變革的反映?!笨梢?,今天,不能擔當先行者而繼續(xù)扮演追隨者角色的教育,不能認為是現代教育。

三、論述題

1.十八世紀末德國的泛愛主義運動述評。

答:到18世紀末,德國各邦的資本主義經濟逐漸有所發(fā)展,加之受到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影響,軟弱的德國資產階級也開始尋求表達國家統(tǒng)一和反對封建的要求的方式。這就是表現在文學、歷史、哲學、教育等科學領域的新人文主義運動。它在教育上的突出表現是泛愛主義和洪堡德改革。

???????? 泛愛主義是受到法國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尤其是盧梭思想和德國新人文主義的深刻影響而產生的。泛愛主義教育家如巴斯多(J.Basedow)、薩耳士曼、堪比等認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增進人類的現世幸福,培養(yǎng)掌握實際知識、具有泛愛思想、健康、樂觀的人,因此德育、體育、勞動教育、現代語和自然科學知識受到重視,采用讓兒童自由發(fā)展的教育方式,注重實物教學。他們熱愛兒童、肯定兒童的天性是善良的,反對經院主義、古典主義教育,禁絕體罰。

???????? 1774年,巴斯多在德梭(Dessou)創(chuàng)辦了一所“泛愛學?!?,貫徹他的教育觀點,得到康德的聲援。泛愛主義教育家們還通過他們的著作廣泛宣傳泛愛主義,巴斯多所著《方法論》成為康德講授教育學的課本。在他們的影響下,泛愛學校在當時的德國不斷涌現,竟形成一種運動。

??????? 泛愛主義的許多觀點雖然并非巴斯多等人所首創(chuàng),而且其中也有謬誤,但是在當時的德國它起到了反對封建教育、傳播資產階級進步思想的歷史作用。

2.論述教育目的與教育價值的關系。

答:就個人發(fā)展與社會的關系來說,教育史上形形色色的教育目的可以歸結為兩種不同的教育價值觀:一種是從個人出發(fā),依據內在需要來確定的,另一種是從社會出發(fā),依據外在需要來確定的。這就是兩種不同的教育目的價值取向:個人本位論和社會本位論。

??????? 個人本位論強調從個人自身發(fā)展出發(fā)來規(guī)定教育目的,認為教育應當把促進個人個性的發(fā)展作為自己的目的。社會本位論強調從社會的需要出發(fā)來規(guī)定教育的目的,認為教育應當把培養(yǎng)符合一定社會準則的人,使教育者社會化,保證社會生活的穩(wěn)定與延續(xù)作為自己的目的。

??????? 由于人們總是根據一定的利益和需要對教育價值作出選擇的,同時由于教育本身又確實存在著不同的價值功能,所以教育目的取向不同就必然的。但是,二者共同弊病是它們都把自己的出發(fā)點強調到了極端的程度,完全排斥和否定了另一面的合理性,因此二者都是不科學的。在個人和社會的關系這一問題上,只有把社會發(fā)展與個人發(fā)展、社會化與個性化、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等等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我們才能有可能正確地解決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問題。

跨考考研課程

班型 定向班型 開班時間 高定班 標準班 課程介紹 咨詢
秋季集訓 沖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專業(yè)課1對1+專業(yè)課定向輔導+協議加強課程(高定班)+專屬規(guī)劃答疑(高定班)+精細化答疑+復試資源(高定班)+復試課包(高定班)+復試指導(高定班)+復試班主任1v1服務(高定班)+復試面授密訓(高定班)+復試1v1(高定班)
2023集訓暢學 非定向(政英班/數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協議班) 13800起 先行階在線課程+基礎階在線課程+強化階在線課程+真題階在線課程+沖刺階在線課程+專業(yè)課針對性一對一課程+班主任全程督學服務+全程規(guī)劃體系+全程測試體系+全程精細化答疑+擇校擇專業(yè)能力定位體系+全年關鍵環(huán)節(jié)指導體系+初試加強課+初試專屬服務+復試全科標準班服務

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跨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北京尚學碩博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含本網和跨考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跨考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跨考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再通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跨考網”,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后在兩周內速來電與跨考網聯系,電話:400-883-2220